若接受教育只是为了标榜自身,则受教育与否似乎也无足轻重。

近来一位友人与我谈起某一亚文化群体时,提及了这样一个现象:该群体当中的部分个体十分热衷于以“Well-educated”标榜自身,并以此作为群体内部交际中人员筛选的标准。

面对着手机屏幕,我不禁哑然失笑。何止某一群体,这种场景上演在无数的社会圈子里,割裂着数不胜数的群体。有些人秉持着“自我以下阶级分明,自我以上人人平等”的生活态度,把自己列为well-educated群体中的及格线,接着将稍许在学历上不如自己的人自动划分为不值得交往的失败者,而以与学历上高过自己的人交际为荣。

在本人所学的商科领域里,存在着一些名校开设的“水硕”项目,即一些没学什么东西,但价格却极高的硕士项目。说难听点,其实就是一种“买学位”。人们通过付出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民币,来获取一张光鲜亮丽的凭证,仿佛就握有了通向上层社会的金钥匙。而除了一张学位证,这些项目能带给人什么呢?是本科阶段基本学过的课程?还是所谓的高端人际关系?假设一个人在top10院校读了一个这样一个水硕,另一个人在一个top200院校读了一个踏踏实实学东西、做研究的硕士,那究竟谁才是actually well-educated呢?显然是后者,但社会却往往告诉我们,前者才是well-educated,因为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号。

本来写了一些有关于well-educated的思考,但回顾了一下那些文字,大抵无关痛痒,这个问题本身也没有什么复杂性可言。于是我将前面的文字输入给new Bing,让他提出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这段文字是你的友人写的吗?我觉得他(她)对于well-educated这个概念有一些批判性的思考,也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我认为well-educated不应该只看学历或者名校,而应该看一个人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独立的思考、开放的心态和良好的品德。学习不是为了装饰自己,而是为了提升自己。所以我同意你友人的观点,那些只追求表面上的well-educated而不注重实质上的学习和成长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受到教育。

我的看法是:

1.这段文字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就是一些人以well-educated作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标志,而忽视了教育本身应该带来的内在价值和能力。
2.这种现象可能源于社会对名校和高学历的过度崇拜和追捧,导致一些人认为只要拿到一个听起来很牛逼的证书就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羡慕。
3.这种现象也可能源于个人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不自信和不满足,导致一些人想要通过外在因素来弥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和缺失。
4.这种现象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不利影响。对个人来说,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真正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和机会,也可能让他们变得浮躁、虚伪、傲慢或者自卑。对社会来说,可能会造成知识分子阶层内部分化、精英主义盛行、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
5.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改变社会对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认识,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创新创造、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尊重每个个体在不同领域和层次上展现出来的优势和特色。其次,需要改变个人对自己价值和能力的认识,鼓励每个人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特长优势、职业规划等因素选择合适自己发展道路,并且持续努力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内外部分知识技能水平,并且保持谦虚好学、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最后,需要改善教育体制和环境,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公开,并且提高教育质量效率创新,并且建立有效沟通交流合作机制,在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式多渠道多维度上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6.只有这样,才能打破well-educated的虚妄和狭隘,建立一个真正公平、开放、多元、进步的教育和社会环境。

bing说的基本没什么问题,只不过这篇文章并不是我写的。像这种common sense的文章确实很适合交给AI。

我很庆幸我的父母没有对我灌输过so-called well-educated的观念,这也促使本人在虽懒惰且很有一番幻想的情况下(详见下一篇文章Some Conjectures about Visions of Gideon-一些关乎基甸之幻象的猜想),仍能坚持保有对学习新事物的渴望与热忱,而暂且没有像那些so-called well-educated man一样,只要进入了提供well-educated的target school,便不再去真正学些什么。